長沙的共享電動車要回來啦!
2021/5/28
2020年末長沙大力整治“野蠻生長”的共享電動車市場,累計收回40萬輛無牌車輛,使得硝煙四起的“彩虹大戰”瞬間偃旗息鼓,長沙街頭難覓共享電動車蹤影。
但近日不斷有市民反映,整治后車輛有序回歸緩慢,街上難覓共享電動車身影。
那么,如何滿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共享電動車何時能有序回歸呢?請看真相記者的調查
- 1 -
嚴治共享電動車“野蠻生長”,長沙回收40萬輛,有序回歸緩慢,市民“最后一公里”問題凸顯
隨著共享電動車走進市場,此類便利廉價的交通工具,成為不少學生、上班族群體的出行選擇。而就在2020年底,長沙對共享電動車進行全面整治后,街上共享電動車幾近銷聲匿跡。
長沙市民:(現在)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共享電動車),對于我這種上班族還是方便些,每天打車消費高,基本上騎車只要兩塊錢。
記者隨后走訪五一廣場、東塘公交站、洪山社區等多個共享電動車投放點,發現原先共享電動車爆滿的地方,現在車輛寥寥,只能在一些地鐵站、商業圈、社區零星停放幾輛共享電動車。
五一廣場地鐵2號線出站口,原先共享電動車密集的地方,目前只有幾輛車。
為體驗當下共享電動車使用情況,記者在長沙黎托路找到一輛某品牌共享電動車,嘗試掃碼用車,卻在開鎖環節就吃了閉門羹。
2020年,長沙共享電動車數量呈猛增勢態,下半年達到頂峰,數量一度達到46萬輛,長沙儼然成為諸多共享電動車公司競爭的核心“戰場”。
但由于數量嚴重超出城區的空間承載力和市民實際需求,不僅造成亂停亂放車輛淤積街頭,還給市城管局等城市管理部門增添巨大壓力。
- 2 -
長沙市設置43個暫存場地,總面積超過19萬平方米,上牌車輛少,投放區域重新規劃
長沙市將實施配額制6.5萬已上牌車輛陸續投放市場
記者調查了解到,共享電動車用車緊缺,主要在于大部分車輛已回收,等待上牌;而已上牌共享電動車多集中在市中心商業圈、地鐵口,分布不均勻。長沙市城管局表示,目前仍有6.5萬臺已上牌共享車輛陸續重返市場,將會緩解市民用車需求。
目前,已回收的40萬輛共享電動車集中存放在全市43個暫存場地,總面積超過19萬平方米。記者走訪了長沙市雨花區一個露天倉庫,停滿了沒有牌照的共享電動車,主要包括美團、青桔、哈啰三家公司的車輛。
記者在雨花區花侯路共享電動車倉庫看到,這里有成片的共享電動車。
根據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通知,此前共享電動車已投放過量,未來只有規范上牌車輛才能向市場投放,并且在核定城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和共享電動自行車總量后實施配額管理。
長沙市交通運輸局 出租交通管理處 副處長 陳靜云:現在進行規范,配額計劃是要三家共同商議,暫時沒有,我們要對共享電動車這一塊,先進行核定才會出來。
由于總量大幅度減少,而上牌配額計劃尚未推出,從而造成市民用車緊缺。
為提高共享電動車翻臺率,目前已上牌車輛多集中在市中心商業圈、地鐵口,并且所有停放點進行了再次規劃,重新劃點投放,市民找車、用車難度增加。
但根據長沙市城管局公布信息,目前長沙城區保留了已上牌照的6.5萬共享電動車,正陸續再次投放市場,共享電動車普及區域會逐步擴大,將會緩解市民用車需求。
哈啰出行湖南省公關負責人 張振:未上牌車輛我們已經回收完畢,上牌車輛會繼續運營,接下來會根據政府部門的份額安排,上牌之后投放市場 繼續服務長沙市民。
- 3 -
上牌共享車重返市場,市民擔心車輛亂停“舊疾復發”,長沙城管建設“電子圍欄”厘米級別全方位監管
另一方面,伴隨上牌共享電動車陸續重返市場,不少市民擔心之前車輛亂停亂放、淤積街頭等問題也會“舊疾復發”。長沙市城管局表示,正在根據城區停車區域實際狀況設置統一“電子圍欄”,接入各企業已上牌車輛信息,完成全方位監管。
談及共享電動車之前的亂象,許多市民仍心有余悸,擔心伴隨共享電動車市場復蘇,“霸占”人行道、盲道、非機動車道、停車位等情況再次卷土重來。但記者調查發現,長沙市城管局已開始建設信息監管平臺。
長沙市城管綜合執法支隊 常務副支隊長 朱兵:下一步將由交通部門協調進行協查,對存量進行核算,額定投放數量,然后我們城管部門將會根據便于市民出行的需求,設立停車卡位,也就是電子圍欄,實行定位投放,確保市民的出行有序。
與以往各共享電動車公司設置的電子停放區域不同,電子圍欄會接入各企業已上牌車輛信息,不僅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全面核查車輛超額投放、違規亂停放區域,智能發布調度處置指令;甚至還能厘米級別精確設置車輛停放朝向。
根據市城管局最新數據,目前長沙市有16家共享電動車企業已經遞交運維申請,8家正在運營。經濟專家指出,配額計劃十分關鍵,要考慮滿足政府管理、市民便利、企業盈利三方面需求。
(轉載于芒果都市)